在中国互联网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,全球最大的PC游戏平台Steam却依然能够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,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作为拥有海量未经中国监管审核游戏的国际平台,Steam似乎处于一个特殊的”灰色地带”。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为什么不封Steam,探讨背后的监管策略、经济考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。
Steam在中国市场的现状
Steam作为全球最大的PC游戏分发平台,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。根据Valve公司提供的数据,短短5年间,中国用户数量从不到100万猛增至4000万,成为Steam用户数第一大区,活跃用户第二大区。中国玩家占到了Steam全球玩家总数的22%,仅次于美国。
2017年,《绝地求生》(PUBG)在中国的爆火带动了大量中国玩家涌入Steam平台,使中国区用户数量在短短4个月内激增700万。同年,Steam相继支持微信、支付宝支付,进一步简化了中国用户的购买流程,促使中国区用户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Steam在中国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,既未被完全封禁,也未完全合规。这种状态使其成为中国PC游戏市场的重要一环,同时也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。
2018年,Valve与完美世界宣布合作推出”Steam中国”(后更名为”蒸汽平台”),这被视为Steam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的尝试。然而,直到2022年初,蒸汽平台上架的游戏及内容仅有103个,与国际版Steam相比微不足道。与此同时,国际版Steam在中国依然可以访问,只是社区、创意工坊等功能无法使用。
中国未全面封禁Steam的可能原因
监管政策的灰色地带
Steam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十分特殊。从技术层面看,Steam是一个境外平台,其服务器位于海外,理论上应受到《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》等法规的限制。然而,中国采取了一种”锁区不锁平台”的策略,允许平台本身可访问,但限制了部分功能。
这种策略使Steam处于一个监管的灰色地带:平台上的游戏大多未经中国监管部门审核,但用户仍可购买下载。值得注意的是,Steam的社区功能、创意工坊等社交元素已被屏蔽,这符合中国对境外社交平台的一贯管控策略。
中国对Steam采取的是精准过滤而非全面禁止的策略。通过屏蔽社区等功能,既限制了可能的信息传播风险,又保留了游戏销售的核心功能。
经济利益考量
经济因素无疑是中国不封Steam的重要原因之一。Steam在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,包括: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通过Steam发行的国产游戏如《中国式家长》《太吾绘卷》《戴森球计划》和《永劫无间》等取得了不俗的国际销售成绩,为中国游戏出海树立了新标杆。完全封禁Steam可能会阻碍这一新兴出海渠道的发展。
用户基数与社会影响
Steam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,一旦全面封禁,将影响数千万中国玩家。这些用户多为年轻人,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社会影响力。突然切断他们获取游戏的主要渠道可能引发负面社会反响。
此外,Steam平台上的许多游戏已成为中国玩家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完全封禁可能导致用户寻找替代途径,反而增加监管难度。相比之下,目前的”灰色地带”策略既满足了用户需求,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监管控制。
Steam用户特点
全面封禁的潜在影响
国际舆论与贸易关系平衡
在国际关系层面,全面封禁Steam可能被解读为中国进一步收紧对外国科技企业的限制,从而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。保持Steam的有限开放,展现了中国在游戏产业国际合作方面的灵活态度。
此外,Steam作为美国企业Valve的产品,其在中国的运营状态也可能受到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,对Steam采取相对宽松的策略,可能也是平衡国际关系的一种考量。
对比分析:Steam与其他被禁平台的差异
平台类型 | 代表平台 | 主要功能 | 敏感度 | 在华状态 |
社交媒体 | Facebook、Twitter | 信息传播、社交互动 | 极高 | 完全封禁 |
搜索引擎 | 信息检索、数据聚合 | 高 | 完全封禁 | |
视频平台 | YouTube | 视频分享、内容创作 | 高 | 完全封禁 |
游戏平台 | Steam | 游戏销售、下载 | 中等 | 部分限制 |
与Facebook、Google等被完全封禁的平台相比,Steam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核心功能是游戏销售与下载,而非信息传播。中国对Steam采取的是”精准监管”策略:屏蔽社区等可能传播信息的功能,保留游戏销售的核心功能。
此外,Steam平台上的内容虽然未经中国监管部门审核,但多为娱乐性质的游戏,政治敏感度相对较低。相比之下,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信息传播功能使其政治敏感度更高,因此被采取了更严格的管控措施。
Steam与被完全封禁的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:它主要是一个商业平台而非信息平台,其社交功能相对有限且已被屏蔽,降低了监管风险。
政策依据与监管框架
中国对Steam的监管涉及多项法规政策,主要包括:
从严格意义上讲,Steam上的大多数游戏并未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,理论上不应在中国发行。然而,由于Steam是境外平台,其服务器位于海外,中国采取了一种相对灵活的监管策略。
中国对Steam的监管体现了”管而不死、放而不乱”的策略平衡。一方面通过屏蔽社区等功能限制潜在风险,另一方面允许平台基本功能运行,满足市场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8年Valve与完美世界合作推出的”蒸汽平台”(Steam中国)是完全符合中国监管要求的合规平台,但其游戏数量有限,用户体验与国际版Steam存在较大差距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国玩家更倾向于使用国际版Steam。
专家观点:监管与发展的平衡
游戏产业分析师认为,中国对Steam采取的”灰色地带”策略体现了监管与发展的平衡考量。一方面,完全封禁Steam可能损害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;另一方面,完全放开又可能带来内容监管风险。
法律专家指出,Steam在中国的状态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监管的灵活性。对于不同类型的互联网服务,中国采取了差异化的监管策略,而非一刀切的封禁措施。
“Steam在中国的存在是一种微妙的平衡。它既满足了市场需求,又通过功能限制降低了监管风险。这种平衡可能会随着政策变化而调整,但短期内完全封禁的可能性不大。”——游戏产业分析师
中国游戏开发者则表示,Steam已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重要渠道。通过Steam,许多中小型开发团队能够绕过传统发行渠道的限制,直接面向全球市场。完全封禁Steam可能会阻碍中国游戏产业的国际化进程。
未来展望:Steam与蒸汽平台的并行发展
展望未来,Steam国际版与蒸汽平台(China)并存的局面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。一方面,蒸汽平台作为合规平台将继续引入更多获得审批的游戏;另一方面,国际版Steam可能会继续在功能限制的情况下运行。
Steam继续存在的可能性
- 创造经济价值与税收
- 促进中国游戏出海
- 满足用户需求,避免社会不满
- 展现监管灵活性
Steam被封禁的风险因素
- 政策进一步收紧
- 出现严重违规内容
- 国际关系变化
- 蒸汽平台发展成熟
随着中国游戏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,Steam在中国的运营环境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。然而,考虑到其经济价值和用户基础,完全封禁的可能性仍然较低。更可能的情况是,Steam将面临更精细的功能限制和内容筛选。
同时,中国本土游戏平台如WeGame、蒸汽平台等将继续发展,逐步提升竞争力。长期来看,这些合规平台可能会吸引更多中国开发者和用户,减少对国际版Steam的依赖。
结论:监管灵活性与市场需求的平衡
中国为什么不封Steam,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。它反映了中国在互联网监管方面的灵活性,以及对市场需求与监管要求平衡的追求。Steam在中国的存在状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经济利益、用户需求、国际关系以及监管策略等。
Steam的案例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互联网监管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:并非所有境外平台都面临相同的监管措施,中国对不同类型的平台采取了差异化的监管策略。对于Steam这样主要提供游戏销售而非信息传播的平台,中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策略。
无论未来Steam在中国的命运如何,它已经在中国游戏产业发展中留下了深刻印记,推动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国际化进程,也为中国游戏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持续关注中国游戏市场动态
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游戏市场的最新动态、政策变化以及Steam在中国的发展情况?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通讯,获取第一手资讯和专业分析。